國際物流標準化的定義與特點
國際物流標準化是指國際物流為一個大系統制定系統內部設施,機械裝備,專用工具等各個子系統的技術標準,制定系統內各分領域如包裝裝卸,運輸,倉儲等方面的工作標準。以國際物流大系統為出發點,研究各分系統與分領域中技術標準與工作標準的配合性,按照配合性要求統一整個國際物流系統的標準,研究國際系統與物流相關其他系統的配合性,進一步謀求國際物流大系統的標準統一。國際物流系統標準化的特點是物流系統,標準化市面,廣對象也不像一般標準化系統那樣單一,而且包括機電建筑工具,工作方法等許多種類,雖然處于一個大系統中,但缺乏共性,從而造成標準,種類繁多,標準內容復雜,也給標準的統一性以及配合性帶來很大的困難。物流標準化系統屬于二次系統,這是由物流及物流管理思想誕生較晚,組成物流大系統的各個分系統,在過去沒有歸入系統之前早已分別實現本系統的標準化,并且經過多年的應用不斷發展和鞏固,很難改變,在推行物流標準時必須以此為依據,個別情況下固然可將有關舊標準推翻,在物流系統標準化基礎上建立物流標準化系統,這就必然從適應及協調角度建立新的物流標準化,而不可能全部創新。物流標準化有非常強的國際性。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所帶來的國際交往大幅度增加,而所有的國際貿易又最終靠國際物流來完成,各個國家都很重視本國物流和國際物流的銜接,在本國物流管理發展初期就力求是本國物流標準,與國際物流標準體系一致,若不如此不但會增加國際交往的技術難度,而且更重要的是,本來就很高的關稅,一級運費基礎上又增加了因標準化系統不宜造成的效益損失,使外貿成本增加,因此國際物流標準化的國際性也是物流標準與一般產品標準的重要區別。
上一條:物流信息系統和國際物流信息系統
下一條:國際物流系統的設計